今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。近日,杜甫突然在网络走红。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,杜甫时而手扛机枪,时而挥刀切瓜,被网友戏称为“杜甫很忙”。
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不符合唐王朝的要求,导致其思想地位到了宋代才被确立并沿袭至今。杜甫在宋代典范地位的确立,是宋人在其特定文化心理下,对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后作出的选择。杜甫的形象定格千年,可现在又忙了起来,为什么呢?
其一
,现在流行的解构主义让部分人群习惯性怀疑一切。我国有符号化人物的传统,五千年来,一个个典型人物纷至沓来,让人应接不暇;当下人们的思想受到巨大冲击,由此产生应激反应,走向了符号化的对立面,即解构。“你高高在上太威风,我偏偏要拉你下神坛”,可以看做是时代的一个特点。从积极意义上讲,这是人们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;从消极意义上讲,过度地解构异化怀疑一切,会陷入无所适从的精神迷乱之中。
其二
,教科书几十年如一日不加改变,不适应现在学生的心理。如教科书上的“杜甫”形象十数年没有改变,但学生们的思想在变。同时,教材视角缺失、缺少情趣、缺乏求真精神也是一种客观情况。于是,“杜甫”成了任学生们打扮的“小姑娘”。教材编写者或许可以借鉴一下那些看似轻佻的涂鸦,对教科书配图进行调整。
其三
,老师照本宣科,归纳中心思想式样地解读杜甫,其思想内容大多停留在宋代的理解,更多地依旧是说教,无法满足学生的天性。学生们看似是不专心听讲去涂鸦,其实是想象力无处释放的另类表现。
跳出这个新闻,从大的角度上来讲,恶搞名人、恶搞经典已经成为常态。如影视剧方面,不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《戏说乾隆》,还是近年来的《太祖秘史》,抑或更近一点的《新三国》等,都是在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来解读历史。一些学者也忙着“解构”历史人物,例如诗仙李白在某作家笔下变成了吃软饭、打群架、混黑道、梦想在闹市砍人的“大唐第一古惑仔”,等等。
这些“恶搞”可以带来图书的销量,可以带来票房,可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,但社会效果显然是不好的。相对而言,学生们是单纯的,要注重对他们的引导,把握其“恶搞”的尺度,净化社会环境。
学者、编剧们或写书言志,或拍戏公映都可归入大众媒体的范畴,会对下一代产生重大的影响。特别是“90后”的小观众们,他们在“恶搞”之下只能被灌输错误的历史观、人生观,影响深远。对社会主流来说,更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历史,对待历史人物。
值得思考的是:还有几人能想起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呢?靠恶搞才能激发大众的兴奋点,又说明了什么呢?